香港岭南大学(岭大)今日(11月1日)以「未来,始于现在」为主题,成功举办本科入学资讯日,并正式公布将于2026/27学年推出全新的“弹性收生安排”,为在多元领域展现潜能的大学联招(JUPAS)考生提供更具弹性的升学路径。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进行,设置超过70项互动体验环节,全面呈现岭大最新的课程设置、入学政策及升学辅导资讯,协助中学生与家长深入了解岭大的教学特色与校园生活。
其中,中文系、哲学系及翻译系分别举办以人工智能(AI)为主题的专题讲座,邀请学者展示如何运用AI技术重新诠释中华文化经典、探讨道德伦理议题,以及提升语言学习效能,充分体现岭大在跨学科融合方面的前瞻布局。
为进一步完善入学评审机制,更全面地评估申请人的综合能力与学术潜力,岭大将于2026/27学年起实施“弹性收生安排”。凡将岭大相关课程列作Band A志愿,且整体学业表现优异,仅其中一个核心科目(中文或数学)成绩略低于基本要求一级的申请人,大学将予以特别考虑,并择优录取。
资讯日安排丰富多元,包括入学政策说明会、互动工作坊、教授大师课、校园及宿舍导览,以及师生交流咨询等环节。多场聚焦AI应用的专题讲座成为全场亮点,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不同学科中的实践与发展。
中文系助理教授马杰博士(Dr. Maciej Kurzynski)在「传统升级:以人工智能探索文学研究」讲座中指出,AI不仅是辅助写作与整理资料的工具,更能激发学生重新思考语言与文学创作的本质。他现场演示如何运用AI分析唐诗与现代小说的文体风格,展现传统人文学科与前沿科技的创新结合。
哲学系副教授赵伟伟博士在「AI对决哲学:终极对战」讲座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替代人类进行生活决策。他从哲学角度剖析科技决策背后的伦理困境,指出许多现实问题涉及价值判断与道德权衡,启发学生反思理性思维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复杂关联。
面对AI技术日益普及,翻译系专业实践助理教授陈祉羽博士以「几年后,当人人懂得用AI,你凭什么脱颖而出?」为题进行分享。他提出“核心能力 × AI = 成就”的公式,强调在科技赋能的环境中,个人的专业素养与人文洞察仍是决定成就的关键,并鼓励学生及早培养跨领域能力,以应对未来职场的挑战。
为配合人工智能与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岭大持续邀请外界专家参与课程评估,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其中,本科课程“工商管理(荣誉)学士——人力资源管理与分析”将更名为“工商管理(荣誉)学士——管理与分析”,以强化科技与数据科学在商学教育中的整合。在“问多啲知多啲!”环节中,管理学系副教授李暐英博士介绍课程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据与科技推动战略决策,提升组织运营效能。
此外,岭大首个高性能运算数据中心“岭南HPC NexT”已于今年正式启用,配备数十台超级计算机,其运算能力媲美全球百强水准。该设施彰显大学致力于推动数据驱动型研究与创新的决心。在“数据话晒事”专题环节中,数据科学学院教学助理教授李钧扬博士进行实时演示,展现数据科学在数字时代的关键作用。
岭大教务长章慧芳女士表示:“本次资讯日吸引了来自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踊跃参与。学生通过一系列互动学习体验、多场AI主题讲座,以及与教授、学生大使和招生主任的深入交流,不仅获得了个人化的升学指导及奖学金咨询,更亲身感受到岭大的教学氛围与校园文化,有助于他们探索个人兴趣,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岭大近年于国际排名中表现卓越,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2023》中,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4:优质教育”一项跃升至全球首位,成为香港首间在此领域登顶的高等学府。此外,岭大首次参与2026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即跻身全球第301至350位,并在“国际展望”指标中高居全球第47名,充分反映其在科学研究与国际影响力方面的持续提升。

